达芬奇机器人的走红,掀起了人们对医疗类机器人的关注;而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医疗机器人成为了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。医疗机器人已站在了风口之上。
以“协同融合共赢,引领智能社会”为主题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了涉及工业、医疗、服务、安保等多个领域的各类机器人。因处于蓝海,市场巨大等因素,医疗机器人继达芬奇机器人之后再次成为话题焦点、资本焦点。
一向发展较为落后的医疗机器人领域,何以受到了资本青睐?这还要从其产业自身的现状和特点说起:
首先,市场相对处于蓝海,潜力巨大
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,“四大家族”(瑞士ABB、德国库卡、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)占据中国机器人产业70%以上的份额,几乎垄断机器人制造、焊接等高端领域。
相比工业机器人的激烈竞争,医疗机器人领域还可被视作“蓝海”,因为目前各国还均处于起步阶段,因此比起竞争激烈的工业机器人,资本也更青睐医疗机器人。
此外,巨大的医疗市场需求也使得医疗机器人潜力无限。尤其是当达芬奇机器人走红之后,医疗机器人受到更大的关注和期待。
其次,各国研发水平相差不大
目前市场上医疗机器人以经FDA批准的达芬奇机器人为翘楚,代表着当今世界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最高水平。简单说,达芬奇机器人就是高级的腹腔镜系统,主要是通过使用微创方法,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。
但目前医疗机器人由于技术尚未取得突破而造成用户体验不够,以及尚未能被应用到更多医疗领域,使得医疗机器人仍未走出科研领域,此外还因为某些成熟技术应用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使用。
由此可以看出当前世界医疗机器人研发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,各个科研大国的研发水平也不相上下,医疗机器人市场依然处于蓝海,资本青睐在所难免。
再次,市场需求巨大
巨大的医疗市场就意味着巨大的医疗机器人市场,从直接医疗手术类、康复护理类到心理治疗类等,医疗机器人市场及其细分市场在未来将受到格外的关注,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释放出其巨大的需求量。
以医疗机器人为代表的服务类机器人已经开辟了全新的机器人市场,成为了机器人市场新的爆发点。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显示,在专业服务机器人领域内,位列前四位的分别是安保类、医疗类、清洁类和水下类机器人。
最后,严格的临床试验
医疗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有明显的区别,在其安全性、可靠性上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,尤其是在临床试验环节,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。这使得医疗机器人较工业机器人实现投资回报较慢,也成为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工业机器人落后的一个原因所在。
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,“机器人是各种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。”这尤其适合医疗机器人产业,因涉及医疗安全问题,使得医疗机器人更加需要技术的深度融合,尤其是在智能成像、操作等都需要各类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国际机器人联盟主席Arturo Baroncelli预测成,2015-2018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将超过200亿美元,对应超过1500万台服务机器人。
此外随着一些残疾人机器人、老人照料机器人的需求,医疗机器人产业市场将会远超预期规模。